•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j9九游会首页登录 > 图纸下载 > 正文

    王昭君:维护汉匈和平友好的和亲使者-j9九游会首页登录

    时间:2020-05-17 20:19:15 来源:j9九游会首页登录 本文已影响 人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天一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四十二

    王昭君字嫱,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兴山)人,晋朝时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妃、明君。其事迹主要记载于《汉书·匈奴传》和《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中。王昭君以民间女子的身份被选入掖庭,成为了一名宫女,然而却始终没有得到皇帝的眷顾。后来恰逢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王昭君便主动要求嫁给匈奴单于,于是成就了“昭君出塞”这段历史佳话。从历史进程来看,昭君出塞促进了民族团结,沟通了民族感情,发展了民族友谊,汉、匈两个兄弟民族的关系从此得到进一步加强。而王昭君本人则为中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堪称“和平使者”。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昭君出塞的历史佳话,两千多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上自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下至戍边将士、贩夫走卒、市井细民,都曾被她的芳名和事迹牵动内心的情愫。民间长期流传着关于王昭君的故事和传说,在其故乡到处可见她的遗迹。围绕王昭君,历史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考证、探讨和争论,艺术家们创作了很多绘画、雕塑、音乐、歌舞以及各种各样的民间工艺品。最引人注目的是文学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后世有关王昭君的作品,完全可以編成一部“昭君文学史”。王昭君的故事和精神甚至传播到了国外,如越南、朝鲜、日本,影响深远。

    一、从一个传说故事说起

    王昭君字嫱,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兴山)人。她还被称为王明君、王明妃,这是由于晋朝以后人们为避司马昭的讳而改称的。晋人石崇《琵琶引序》说得很清楚:“王明君者,本为王昭君,以触文帝(司马昭)讳改之。”晋代之后,已不存在避晋代帝王之讳的问题,但以明君、明妃称昭君却沿袭下来。

    关于昭君出塞,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说的是汉元帝下诏选天下美女,王昭君被选入宫。由于后宫佳丽太多,皇帝就让画师为她们画像,然后根据美丑按图召幸,于是这些画工就有了一条生财之道。给钱的宫女会被画得很漂亮,不给钱的就会被画得很丑。王昭君是后宫中最美的,但她没有贿赂当时的画工毛延寿,毛延寿怀恨在心,就把她画得很丑,王昭君也因此失去了被皇帝宠幸的机会,被打入了冷宫。后来,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入长安朝见天子,以尽藩臣之礼,并自请为婿。汉元帝决定把自己认为很“丑”的宫女王昭君嫁给他。按照规矩,远嫁的宫女要上殿向皇帝辞行,此时汉元帝才发现王昭君原来是一位绝世美人,但天子怎能失信于人?汉元帝只好让昭君出塞,远嫁匈奴单于。事情至此还没完,皇帝大怒,下令杀死那些给宫女画像的画工,毛延寿当然也未能幸免。

    然而,早期有关王昭君的史书和民间故事并没提到画工毛延寿。历史上确有毛延寿这个人,但是他与王昭君并无瓜葛。只是到了南北朝时期,一些笔记、小说才把他们二人拉上了关系。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中最早提到了王昭君与画工的关系:“汉元帝宫人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货赂。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其状。后匈奴来和,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这里只是泛泛提到画工索贿,并没有写出画工的姓名。

    《太平广记》引《西京杂记》则进一步具体化,出现了画工毛延寿的名字。其中写道:“前汉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令画工图其形,按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不减五万。唯王嫱(即王昭君)不肯,遂不得召。后匈奴求美人为阏氏,上按图召昭君行。及去,召见,貌美压后宫,而占对举止,各尽闲雅。帝悔之,而业已定,帝重信于外国,不复更人。乃穷按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画工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牛马众势,人形丑好,不逮延寿;下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希。”这段故事详细叙述了王昭君不得见御的原因和经过,运用人情推理,踵事增华,故事脉络清晰,情节完整。特别是故事中的昭君个性鲜明,将她刚正不阿、宁折不弯、不向恶势力屈服的高尚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画工收取贿赂的情况也说得活灵活现,这是对昭君故事的丰富和发展。文中谈到因收受贿赂而弃市的画工有五人,其中虽然有毛延寿,但并没有肯定为昭君画像的人就是他。大概由于毛延寿在这几名画工中名列第一,并且在画人物肖像方面技术最高,所以才被后人进一步附会,使毛延寿成为陷害王昭君的人。

    到了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才把毛延寿和王昭君明确拉上关系。剧中借王昭君之口说:“妾身王昭君,自从选入宫中,被毛延寿将美人图点破,送入冷宫。甫能得蒙恩幸,又被他献与番王形像。”由于《汉宫秋》的巨大影响,这个虚构的故事情节在民间广泛传播,以致很多人误以为是史实。

    然而,从这个传说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王昭君刚直不阿、坚持原则的赞赏,以及对毛延寿这种利用职权、图谋私利、陷害他人之人的痛恨和抨击。

    二、昭君出塞前的汉匈关系

    那么,历史上昭君出塞这件事究竟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呢?它的意义和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王昭君为什么会受到后世的敬仰呢?我们还是先从昭君出塞前汉朝和匈奴的关系说起吧。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匈奴是我国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战国时期,匈奴常常南下,掠夺中原各国的人口和牲畜,于是,秦、赵、燕三个诸侯国先后修筑起长城,为的就是防止匈奴侵扰。秦统一以后,秦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此外,他还积极采取防御措施,把秦、赵、燕三国的旧长城连接起来,并向东西扩展,这道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长约万里。我们熟知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说的就是秦修长城征发劳役这件事。

    秦末汉初,匈奴势力不断强大,乘机侵占了河套以南地区,并不断侵扰汉朝。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进攻匈奴,反而被匈奴兵围困于白登山(位于今山西大同东),七日七夜不得脱。最后,陈平献出一计,才使汉朝皇帝勉强逃回。此后,汉朝无力反击,只好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就是把皇室的女儿嫁给匈奴单于,每年还要送去很多金钱、丝帛、粮食等。接着,双方又互通“关市”,交换物品。从那时起,直到汉武帝初年的七十年间,汉朝一直奉行和亲政策。

    现在看来,和亲和互市在客观上促进了汉匈双方的友好往来以及经济文化交流,匈奴对汉朝的侵扰也一度缓和。但是,由于匈奴是游牧民族,每当他们食物匮乏时,或者秋高马肥时,仍会不断侵袭汉朝边郡。匈奴骑兵甚至两次进到长安附近,情况十分危急;西北各地也经常遭受蹂躏,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毫无保障。

    隨着汉朝国力的增强,军事上也有了充分的准备。于是,汉武帝决定对匈奴采取大规模的军事反击。我们熟悉的卫青、霍去病等人,都是汉朝打击匈奴的将领,霍去病甚至有“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雄心壮志。

    经过战争,汉朝不仅收复了河套失地,占领了河西走廊,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而且还打败了匈奴的主力,匈奴王庭被迫迁到大漠以北。汉武帝对匈奴的反击,不仅解除了来自北方匈奴的威胁,保障了中原地区百姓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跟西域各国也建立了较为密切的联系。

    三、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

    战争给匈奴带来了深重灾难,加之遇到几次天灾,匈奴发生了大饥荒,人口牲畜死亡十分之六七。接着,匈奴贵族内部又发生了纷争,五个单于互相争夺统治权。最后形成了呼韩邪单于跟郅支单于对立的局面,后来郅支单于又打败了呼韩邪单于。

    当时,匈奴贵族中有人建议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以便在汉朝的援助下,重振匈奴的实力。此人说道:现在汉朝强盛,乌孙和西域各国都称臣于汉,而匈奴势力已经衰弱,表面虽强,实际上无一日安宁。所以只有归附汉朝,才能获得安定和生存的可能。呼韩邪单于采纳了这个有远见的建议,率众南移,准备同汉朝结好,并派自己的儿子来到长安。

    第二年,呼韩邪单于亲自到五原塞(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北),要求朝见汉宣帝。汉宣帝表示欢迎,决定以贵宾之礼隆重接待,并派车骑都尉韩昌远道迎接。在途中经过的五原、朔方、西河、上郡、北地等郡,汉政府安排了两千多名骑士充当仪仗和护卫。

    宣帝甘露三年(前51)正月,呼韩邪单于入朝觐见,汉宣帝在甘泉宫接待了他,颁赐黄金玺和印绶,又赠送给他很多礼品,其中有华丽的冠带衣裳、装饰着美玉的宝剑、黄金、衣被以及佩刀、弓箭、车辆、马匹等。

    这一次,呼韩邪单于在长安停留了一个多月,临行时,西汉朝廷集聚数千人隆重欢送,并派高昌侯董忠和车骑都尉韩昌率领一万六千骑兵把呼韩邪单于护送出朔方鸡鹿塞(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汉宣帝还命令韩昌等驻军塞外,保卫呼韩邪单于,同时调拨谷米和干粮三万四千斛援助匈奴。呼韩邪单于为了表示对朝廷的忠诚和友好,请求留居光禄塞(今内蒙古包头西南)下,如有紧急情况,可以保卫汉朝的受降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北)。西汉政府接受了他的请求。

    宣帝黄龙元年(前49),为了保持和加强同汉朝的友好关系,呼韩邪单于第二次入朝。和第一次一样,西汉朝廷盛情接待,又赠送给他许多礼品。后来匈奴缺粮,西汉又拨粮米二万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元帝永光元年(前43),郅支单于已经向西迁到康居,呼韩邪单于民众益盛,实力增强,便迁回匈奴王庭。在呼韩邪单于的治理下,匈奴内部稳定,生产得到发展。到了元帝建昭三年(前36),西域都护甘延寿和陈汤在康居攻灭郅支单于,此后呼韩邪单于便统一了匈奴各部,他在匈奴的地位更加巩固了。

    元帝竟宁元年(前33),呼韩邪单于第三次来到长安,他主动向汉元帝请求和亲,于是引出了昭君出塞的故事。

    四、昭君出塞

    前面说过,昭君因没有贿赂画师毛延寿而被打入冷宫之事并不是真实发生的。那么,昭君入宫后经历了什么?为何是她而不是别人出塞和亲呢?

    关于王昭君被选入宫的情况,史料没有明确记载。《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说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根据学者的推测,昭君出塞时年龄可能是二十岁,前推数年,则昭君入宫可能在十五到十七岁。

    汉朝选妃嫔有皇帝直接派人选秀女和各郡国献女两种途径,王昭君是通过哪种途径入宫的,难以确定。王昭君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美貌在《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中有生动描绘:“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民间有关她是仙女下凡的传说更使她闻名遐迩。昭君的美名远播,朝廷的选秀官吏循名而来,以昭君家庭的力量,当然只能服从。于是,昭君不得不告别家乡,走入皇宫。

    入宫是王昭君命运的第一次转折,她由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变成了一只黄金牢笼中的美丽小鸟。昭君在宫中数年的生活,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待诏掖庭,即在宫廷中等待皇帝召见。

    有学者认为,在汉代宫人的14个等级中(《后汉书·班彪列传》李贤注引《前书》曰:“汉兴,因秦之称号,正嫡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凡十四等,有昭仪、婕妤、娙娥、傛华、美人、八子、充衣、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是为十三等;又有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秩禄同,共为一等,合十四位也),“待诏”连最低一级都达不到。王昭君和众多来自天南地北的少女们一样,告别了亲人和故乡,来到了陌生的皇宫。地位处于最低级,吃住条件最差,等级森严,规矩繁多;在几年的宫廷生活之后,王昭君对这里有了彻底、清醒的认识。

    史书中说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也就是没有得到皇帝的宠幸,甚至连汉元帝的样子恐怕都没有见过,于是她“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这就说明,昭君自己请求出塞有她跳出“黄金牢笼”、争取个人前途的原因。

    面对这样的宫中生活,王昭君心生悲怨是很正常的,她必然会反复思考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这些后宫宫女,绝大多数会老死于宫中而“不得见御”。假使昭君不自愿向掖庭令报名求行,那么她很可能会重复绝大多数宫女的命运。现在,她决定出塞,承担起汉匈和亲使者的重任。

    汉初实行和亲政策是迫不得已的,是以忍让换取暂时的安宁;这次昭君出塞远嫁,形势不同了,匈奴已经归附了汉朝。呼韩邪单于是第一个派遣儿子居住长安的单于,也是第一个亲自入朝并与汉朝结盟的单于。所以,王昭君毅然请求出塞和亲,说明她是一位有见识、深明大义的女子。

    汉元帝批准了王昭君的请求。他下令送给王昭君各种丝织品一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黄金及其他贵重礼物,并颁发诏书,把年号“建昭”改为“竟宁”,以祝愿汉匈两族长久安宁、永远和平友好。这种为和亲而改元,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昭君出塞,在当时是举国皆闻。人们为纪念这次和亲事件,还在建筑材料上刻下文字。在内蒙古包头附近的汉墓里,发现过刻有“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文字的瓦当残片,传世的单于和亲砖上也印有“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的文字。经考证,这些都是西汉末年的文物,应该是为纪念昭君出塞而制作的。因为据历史记载,西汉末年只有这一次和亲。

    呼韩邪单于娶了王昭君,非常满意,于是更加珍惜汉匈两族的真挚友谊。他给汉元帝上书说:愿为汉朝守卫上谷以西,直到敦煌一带,保证边疆永远没有烽火盗贼。我希望汉朝撤走防边的官兵,让汉天子和汉族百姓永享和平。呼韩邪单于还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意思是王昭君嫁到匈奴以后,就会带来和平安宁,使匈奴兴旺发达,世代安居乐业。

    五、汉匈亲睦五十年

    王昭君离开长安,来到了草原,受到了匈奴人的欢迎、爱戴和信任。

    在匈奴,王昭君逐渐适应了天气寒冷、风沙较大的气候以及住穹庐、穿皮裘、食牛羊肉、饮酪浆的塞外生活。据说王昭君来到匈奴后,很爱护百姓,教给当地妇女织布、缝衣,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她跟呼韩邪单于的生活也很好,还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伊屠智牙师,后来被封为匈奴的右日逐王。呼韩邪单于还谆谆教导后人,要永远与西汉朝廷友好相处。

    婚后三年,即汉成帝建始二年(前31),呼韩邪单于去世,大阏氏的儿子雕陶莫皋被立为复株累若鞮单于,他想按照匈奴的风俗娶王昭君为妻。这跟汉朝的封建伦理道德相违背,所以王昭君给汉成帝上书,请求回到汉朝。汉成帝在给她的敕书中说“从胡俗”,意思就是你既然嫁到匈奴,就随从那里的习惯吧。王昭君从大局出发,以民族利益为重,为维护汉匈两族的友谊,尊重匈奴的习俗,便做了复株累若鞮单于的阏氏。

    王昭君的卒年和卒地,现已不可考。不过,她死在漠北单于王庭是无疑的。王昭君死后,她的子女甥婿,都秉承她生前的遗志,继续致力于汉匈两族的和平友好。匈奴单于多次朝汉,并派侍子入朝。

    昭君出塞后,汉朝与匈奴维持了近五十年的友好往还,这与王昭君的功劳是分不开的。当时汉匈之间出现了“人众炽盛,牛羊布野”的和平局面。万里长城上烽火熄灭,塞内塞外炊烟升起,人民的笑语欢声代替了征战杀伐,长城内长满了茂密的庄稼,塞外草原人畜兴旺。匈奴人民用马、牛、羊和骆驼,换取汉族人民的农副产品、铁制农具和手工业制品。双方互通有无,频繁交往,一派繁荣景象。

    在蒙古草原上,考古工作者曾发现了斧、锄等汉式铁工具,有的上面还有汉字,证明是从汉朝运去的,或者是汉族铁匠在匈奴地区制造的。虽然这些东西还不能确定就是昭君出塞时传去的,但是从她出塞开始,这些工具便在匈奴大量出现了。此外,考古学家还发掘了不少西汉末年的匈奴墓,其中有很多西汉的物品。如在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以北有一座公元元年前后的匈奴单于墓,里边有棺、椁,上面涂黑漆,绘彩画,这是汉族的风俗(匈奴的风俗是用石墓)。墓里还有汉朝刺绣的丝绢、汉朝制造的铜壶、铜烛台、带红漆的薄金片,以及里黑外红镶有“上林”等字样的漆杯,等等。这证明,匈奴人不但生前喜爱汉物,就是死后也要把汉物放置在墓室中,并且愿意永远“安睡”在汉式的油漆棺椁里面。这是民族融合的有力证据。

    六、“昭君自有千秋在”

    1963年10月15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来到内蒙古视察工作。在拜谒了昭君墓后,董老写下《谒昭君墓》诗一首,其中有“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两句,对王昭君的历史贡献以及昭君出塞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

    回顾历代有关王昭君的文学作品,有很多是赞美她出塞事迹的。如唐张仲素的《王昭君》:“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和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五代前蜀诗人韦庄的《绥州作》:“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归来鬓已秋。”宋王安石的《王昭君》:“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元朝吴师道的《昭君出塞图二首(其一)》:“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明莫止的《昭君曲》:“千年青冢在,犹是汉宫春。”清道光年间彦德在《咏王昭君》中写道:“闺阁堪垂世,明妃冠汉宫。一身连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霍卫同。人皆悲远嫁,我独羡遭逢。纵使承恩宠,怎能保始终。至今青冢在,绝胜赋秋风。”大意是说:流芳千载的王昭君,在汉宫里是首屈一指的绝色女子。她一来到边塞,就带来了几代人的和睦与安宁,战争从此停息。她的功名可以跟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相媲美。人们往往为她的远嫁而伤悲,我却羡慕她遇到了难得的机遇。即使她受到皇帝的恩宠,也很难永远保持始终。至今青冢犹存,流芳百代,这比在凄凉的汉宫里过着自怨自艾的生活要强多了。诗人将王昭君比作卫青、霍去病这样的人物,是对她极高的赞许。

    也有学者指出,王昭君是有一定政治才能的,这个才能首先表现在她的出塞是自愿的、清醒的,是自觉的行动。她掌握着自己的命运,将自己的前途融入时代和平发展的潮流中,成就了“和平使者”的光榮使命。

    从大量史实来看,昭君出塞促进了民族团结,沟通了民族感情,发展了民族友谊,汉、匈两个兄弟民族的关系从此得到进一步加强。而王昭君本人则为中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今天,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有一座昭君墓。每到春天,墓上的草发青很早,秋天也比别处的野草凋零得迟,远远望去呈青黛颜色,因此又叫青冢。如今,昭君墓已被修整得焕然一新,周围绿树成荫,花草茂密。墓旁还新建了一个陈列室,陈列着有关昭君的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这个象征着民族团结的昭君墓,愈来愈彰显出它的光彩。

    相关热词搜索: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