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j9九游会首页登录 > 应用文书 > 正文

    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的教育思想-j9九游会首页登录

    时间:2020-05-12 08:54:12 来源:j9九游会首页登录 本文已影响 人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苏格拉底是希腊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一生都在思考和探寻真理,其独创的辩证法以“助产术”的方式教导人们走向善和正义。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以独特的教导方式启迪人们对问题的思考,是一种“提问—回答—反诘—修正—再提问……” 循环反复最终得到确定概念的过程。人们把它视为经典的启发式教育,也是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精粹。

    关键词:苏格拉底;
    精神助产术;
    启发式教育

    苏格拉底终其一生都在思考和追求正义,然而他最后却因为最不正义的审判被判处死刑。回到审判的情境之中,如果当时苏格拉底承认自己有罪并给予自己相应的惩罚,或许他可以免除死刑。但是那也就不是苏格拉底了,所以他坚持对自己的无罪辩护,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无知”的审判者,为了自己所捍卫的正义而慷慨赴死。苏格拉底是希腊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在当时的希腊也有着众多的追随者,受到人们的敬仰。但也就是当时的雅典城邦处以其死刑,这是一出最鲜活的悲剧。在被判处死刑之后,虽然他认为法庭的判决是不公正的,但这种法定的程序却又是合法的,所以他拒绝了学生们钱财上的赎罪和越狱的提议,用牺牲自己的生命来证明对正义的信仰,对道德德行的坚持以及对社会秩序的负责。

    苏格拉底关注真理、善和正义,他确信人何以获得可靠的知识,并且只有这样的知识才能成为道德的正当基础。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药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他不仅是哲学上的宗师,独创了“助产术”式的辩证法,启迪了几千年的哲学思考;
    更用生命捍卫了思想和教育的尊严。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把它视为启发式教育。苏格拉底终生倡导“精神助产术”,比他早约80年,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思想。之后,孟子、朱熹、王夫之都对此作了重要发挥。助产术与启发式教学思想历经数千年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原因在于它们符合教学规律,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辩证法,即既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正确处理了“渔和鱼”的辩证关系,侧重了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恰到好处地把握“引与发”的辩证关系,主张教师应在“引”字上下功夫。有学者提出的“过程启发式教学模式”就是对苏格拉底、孔子教学思想的重要发展。

    苏格拉底确信,得到可靠知识的最可靠的方法就是通过受到规训的对话,这种对话所起的作用就像一名思想的助产士。他称这个为辩证法,它看来非常简单,实则不然。不管面对什么问题,这方法总是先讨论它的最显而易见的方面。在对话的过程中,交谈的各方将不得不澄清他们的观点,最终的结论将是一个意义清晰的陈述。虽然这套方法表面上看似简单,但当苏格拉底将之运用到别人身上时,不管是谁,不久都会他那及其严密的力量,也会因苏格拉底的讽刺而感到难堪。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以独特的教导方式启迪人们对问题的思考,实则体现了人文精神,即一切都经自己思考。他要求他的对手(学生)给出关于这些问题的一个概括性说明和总体性定义。当他得到这类定义或说法时,他会进一步问更多的问题,以显示这个定义可能有的弱点。

    苏格拉底把这套方法比作“精神助产术”,即通过比喻、启发等手段,用发问与回答的形式,使问题的讨论从具体事例出发,逐步深入,层层驳倒错误意见,最后走向某种确定的知识。因此助产术可以概括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讽刺。苏格拉底通过与学生谈话,讨论他们所感兴趣的人生问题。他在与别人谈话中,首先装作什么也不懂,向别人请教,让人家发表意见。他这样做是为了引导人们发现自己认识中的矛盾,意识到自己思想的混乱,怀疑自己以前的知识,迫使自己积极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第二步是助产术即通过启发,诱导别人把苏格拉底的观点说出来,但苏格拉底却说这个观点不是自己的,而是对方心灵中本来就有的,只是由于肉体的阻碍,才未能明确显现出来,因此形象的将这一步骤称为助产术。这一步的作用在于让对方发现自己认识的混乱并否定原有认识,从而引导他走上正确的道路,逐步得到真理性的认识,而他的作用,不过是通过提问帮助对方把观点明确形成概念而已。“助产术”教育思想蕴涵着丰富的内涵,首先“助产术”是最早的“发现法”。“发现法”的提出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同时也有利于师生交流思想、探讨问题。而且“助产术”有利于调动老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助产术”既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又要求老师在旁边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和协助。就像在助产的过程中一样,如果只有产婆单方面的引导,或者只有产妇一方使力都不能顺利产下孩子。同样的道理,在教育过程中,缺少教师或学生任何一方的努力都不能产下“真理”。

    苏格拉底深信,通过对不全面或不确切的思想进行一步步的修正,就可以诱导人们得出真理。哪怕如果有些东西是人类的心灵认识不了的,他也要把这点论证出来。因为没有经过仔细审视的观念是不值得拥有的,正如没有经过仔细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一样。有些对话的结尾没有结论,因为苏格拉底关心的不是提出一套教条式的思想强加给他的听众,而是引导他们去经历一个有条不紊的思想过程。孔子也提出过启发式教学思想,《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之后,孟子、朱熹、王夫之都对此作了重要发挥。这可以说是不同地域先贤们在教育方法上达成的共识,助产术与启发式教学思想历经数千年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原因在于它们符合教学规律,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辩证法,正确处理了“渔和鱼”的辩证关系。

    苏格拉底再被审判判处死刑时,其中一条罪状就是败坏青年。败坏青年的罪名显然是指苏格拉底所宣传的思想,他是公认的最聪明的人,他用他的“精神助产术”和人们一起探讨问题,追寻真理,更受到青年的崇拜和追求。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问到到底是公民大会还是诗人能够使得青年变的更加高贵更具有美德。这是他对于城邦教育的质疑,说明不是哲人而是城邦在败坏青年,直接威胁到希腊的民主制。苏格拉底强调自己与智者的区别,他最高明的地方就在于“自知无知”,他不靠知识赚人的钱。面对审判和生命的威胁,苏格拉底从没有放弃过他的令人肃然起敬的坚持——正义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譯) [m].商务印书馆,1995,第一版.

    [2]柏拉图.柏拉图文集(牛小玲、王桂林译)[m].时代文艺出版社,2011,第一版.

    [3]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和包钢、廖申白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第一版.

    [4]罗跃军.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辨正[j].哲学研究,2012(8).

    作者简介:曹丹(1992-),女,汉族,黑龙江,研究生在读,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相关热词搜索: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