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机关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9九游会首页登录
时间:2024-03-25 10:38:42 来源:j9九游会首页登录 本文已影响 人
浅谈基层机关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审计机关可结合工作实际,积极与被审计单位沟通,采取“边审计、边整改”的工作思路, 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协调,做到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提高审计整改落实的时效性,减轻后续督促审计整改的压力。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审计整改是实现审计监督价值的重要环节,也是写好审计后半篇文章的关键,没有整改的审计,效果等于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被审计单位承担起审计整改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审计整改要求。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要求地方和部门扎实整改到位。xx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意见》,为审计整改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在基层审计机关,重审计而轻整改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被审计单位作为审计整改的主体,在具体整改过程中存在避重就轻、敷衍了事等现象,导致审计整改工作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监督的实效。
一、审计整改工作的意义
审计整改的落实是审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审计项目整体的质量和水平,是确保发挥审计监督效能的关键,能有效维护审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提高审计监督效能,必须解决审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二、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
审计整改工作虽具备自身独特的制度优势,但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审计整改的治理效能。此外,从历年审计整改报告可以发现,同类型问题“屡审屡犯”,审计“整改难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一)审计整改工作认识不够
部分被审计单位领导人对审计整改工作不够重视,未明确相关责任科室与责任人,对整改问题也没有规定明确的解决流程,造成问题整改责任不清,相互推卸,不能全力支持审计部门。尤其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多为“先离后审”方式,现任负责人抱着“新官不理旧账”的心理,消极对待,导致审计整改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二)审计整改责任机制不健全
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指出,“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审计建议,被审计单位要及时整改和认真研究,整改结果在书面告知审计机关的同时,要向同级政府或主管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告。”但在实际过程中,审计整改情况仅向本级人大和上级审计机关报告,极少向社会公开。同时基层审计机关未将审计整改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参考。
(三)审计整改督查联动机制落实不到位
虽然审计整改从体制机制的层面上已经比较完备,但基层单位未严格贯彻落实相关制度,如审计整改的动态报告制度、跟踪检查机制、协作联动机制等,整改跟踪检查基本仍是审计部门一家包办,多部门参与协作整改工作开展较少,整改工作难以形成合力,整改力度体现不够充分。
(四)基层审计机关人手少任务重
现阶段,本着“谁审计谁负责”的原则,审计整改的监督检查工作主要由项目审计组负责。由于基层审计机关面临审计任务繁重、审计人员少等多重困难;基层审计机关大多一个科室对应于上级多个处室,科室人员有限,每年忙于完成本级以及上级审计机关的计划内项目,难以顾及审计回访工作,无法现场核实整改效果。
三、推进审计整改工作的对策
(一)健全制度建设,促进审计整改工作制度化、法制化
一是完善审计报告查出问题整改报告制度。明确审计整改综合报告由基层审计委员会汇报向本级人大汇报,各部门审计整改工作情况由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相关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列席会议,听取意见、回答询问、接受质询。二是细化人大审计整改监督的权力规定。人大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规定,出台关于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监督的规章制度,为人大监督审计整改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二)建立责任机制,推动审计整改落实
一是建立整改联动机制,明确整改责任。基层可建立政府主导、人大监督、部门协作、审计跟踪的整改联动机制,明确审计整改工作第一责任人,及时研究和整改审计发现问题。基层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牵头,人大、组织、纪委监委等有关部门派员参与,成立审计整改跟踪督查工作组,深入了解被审单位整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以促进审计整改工作有效落实。二是建立整改检查跟踪机制,基层审计部门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将各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汇总形成专题报告,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汇报,接受人大监督,从源头上防范和杜绝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三是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促进审计结果运用。将审计整改落实情况纳入被审计单位的年度综合考核目标,纪检监察、组织、人社等相关部门将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促进审计结果的有效运用,使审计工作在维护财政经济秩序、促进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推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加强研究型审计,创新审计整改方式方法
一是将审计整改工作前移,做到边审边改。基层审计机关可结合工作实际,积极与被审计单位沟通,采取“边审计、边整改”的工作思路, 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协调,做到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提高审计整改落实的时效性,减轻后续督促审计整改的压力。二是持续跟踪审计整改过程,做到及时提醒。如s县审计局对未及时整改的被审计单位发送《审计整改提醒函》,督促其按照审计要求及时整改到位。三是以研究型审计为导向,建立审计整改销号制度,坚持整改一个,销号一个,确保整改落实“零遗漏”。对整改问题按审计单位属性和不同整改要求进行分类,指导被审计单位制定个性化整改方案,实现靶向“治疗”,提高审计整改成效。
(四)公开整改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将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开不仅是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知情权、监督权的需要。实行审计信息公开,有助于发挥舆论对整改的督促作用。审计部门应将审计报告或审计结果通过报纸、网络、广播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对典型案件予以公开曝光。充分运用结果公开,借助于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提升整改效果,倒逼被审计单位不断增强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强化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